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403強震後一個月!重建路遙遙 歷經驚悚瞬間心情難平復

記者 謝宜倫 / 攝影 鄭勝為 陳儒桓 報導
發佈時間:2024/05/04 22:33
最後更新時間:2024/05/04 22:33

403花蓮大地震,經過了一個月,因為每天持續還有餘震發生,更再度震倒了兩棟大樓,花蓮的重建之路,看起來真的不容易,有些還能修復補強,幾個月後就能完成,但有些人的家被震垮了,回不去了,專家們不斷說,會有百年週期強震,儘管民眾可以自己做防震準備,但政府更應該要做的是長期規劃。

圖/TVBS

 
歷經一個月幾乎時時刻刻都有餘震,次數來到破千次,強震後的凱歌園中途之家,再次踏入都得小心翼翼。

凱歌園主任張添珏:「你看這些懸掛的都是我們地震,因為它導致的損壞。」

辦公室儲藏室,用面目全非來形容,真的不為過。

 
凱歌園主任張添珏:「台積電基金會整棟樓加了10根的那個強化,然後也幫我們在所有的鋼構的地方,螺絲跟螺絲地方強化,連一個都整棟樓都拆開來強化。」

還好2018年那次的206,建築物內部有做過補強,否則再經歷這回,恐怕整棟樓早被夷為平地,因為4月3日7點58分,監視器錄下了驚悚瞬間。

圖/TVBS

光聽這聲音驚嚇指數破表,幾秒鐘的時間,不僅鏡頭被甩離原本位置,天花板全被震落,當時好幾名學員都在睡夢中被震醒。

學員A:「那時候還沒躲到床裡面的時候,剛好地震很大,因為天花板就一直掉下來,然後砸到頭。」

幸好只有輕傷,經過簡單的治療,傷口慢慢恢復,這裡要重建,主任預估可能至少要一年,工程師打包票最快2到3個月,就可以復原。

記者謝宜倫:「我們現在就位在已經被貼上,黃色危險建築標誌的中途之家宿舍裡頭,儘管他們在五年前遇上地震的時候,已經做過了結構補強,但還是抵擋不住這一次403的大地震,可以看到不僅天花板整個全部掉了下來,衣櫥床板也全都亂七八糟的,甚至我們現在在二樓的地面,已經傾斜變形。」

中途之家主任VS.記者:「(這裡地板是有點斜的嗎),有一點斜斜的,(我們站過來就有感覺),對是有感受到,所以我們最後,我們可能要再看整棟樓的結構,有沒有整個毀損,對確實是沒錯,(對吧不是我的感受問題),是那天建築師也來,他原來有跟我說你們的這邊地板,已經稍微有傾斜。」
 

不是我的錯覺才剛剛站過去,就發現地板歪一邊,地震的威力真的不能小覷,趕緊在其他單位的幫助下,已經找到臨時安置孩子們的處所,現在就等建物修復後,再回到原本的中途之家。

圖/TVBS

但他們可以再回去,有住戶的家卻再也無法回去了。

TVBS記者謝宜倫:「在我背後這塊空地,就是花蓮天王新大樓的所在地歷經了15天的拆除作業,已經夷為一塊平地,原住戶多達75戶,他們之前只能暫住在安置所,但是時間一到還是得要搬出去,有些人暫住在朋友家,慢慢想辦法慢慢找租屋處,只是大家都想要在這裡再蓋回原本的家,又是一段漫漫長路。」

本來差點就要買下天王星房子的租屋客陳秀英,家當全沒了,儘管找到租屋處,只是現在缺少的東西,全靠愛心團體提供。

 
天王星租客陳秀英:「你看我的衣櫥,就只剩下這樣子空蕩蕩的,空蕩蕩的,空蕩蕩的,這個都是慈濟送的啊。」

儘管地震過了那麼多天,心情依舊難以平復,幾乎沒有好好的坐下來吃頓飯。

天王星租客陳秀英:「(你說這幾天有心情吃飯嗎?)沒有心情吃飯,從第一天到現在沒有心情吃飯,都吃一點點一點點,(為什麼沒有心情吃飯?)東西家當都在裡面,好像走不出去。」

圖/TVBS

地震的陰影,在不少人心中都留下傷痕,而且餘震持續發生中,更有越來越多人的家,承受不住這樣一直搖一直搖,423再度垮了兩棟,其中統帥大樓,原本就被貼上紅單危險建築,但都市更新計畫恐怕不只是在都會區要做,全台各縣市都要體檢,截至4月24日確認為紅單的有75件,黃單150件,還陸續增加,貼了單就得進行結構補強,但有些受損太過嚴重,內政部也祭出補強補助將提高到1500萬,不超過總經費85%。

近來有不少地震專家,都在強調會有「百年周期地震」要注意,台灣還有哪些斷層也會有風險,再加上台北都會區地底下,更有五條斷層直接貫穿。

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科長劉彥求:「成子寮斷層還有崁腳斷層,當初這些都是壓縮的,這些斷層隨著我們的應力環境,從壓縮轉為伸張,它其實是已經變成老的斷層,它目前來講看起來是已經沒有在活動了,所以我們對它不用那麼擔心,的確是五條斷層,似乎是橫貫了台北盆地,但實際上沒有那麼驚悚,唯一只有一條山腳斷層,但是它即使是唯一的,畢竟它就是靠近我們台灣最密集的都會區,也是經濟跟政治的中心,所以萬一它產生活動的話,大家都可以預想到傷害性會很大。」

圖/TVBS

透過探勘直接深入地層,鑽碳資料立刻可以看出碳的年份,進而分析斷層到底是老的還是年輕的。

引發地震需要能量的累積,但這能量的累積並不是都固定在同個點,而是會轉移,因為台灣就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地底下的能量環環相扣,這裡會累積,別的地方就會消耗,只是專家們提到的百年週期海溝型地震,真的開始倒數計時了嗎?

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科長劉彥求:「海溝型地震的規模的話,我覺得是大概一百年內會不會發生,我不敢跟你說一定不會,所以你如果問我的話,很多事情是超乎我們想像,但是你如果就統計來講,一百年就一次海溝型大地震,這個可能性比較不高,一百年一次海溝型大地震,跟百年內會不會有海溝型大地震,這兩件事情是不一樣的。」

圖/TVBS

地震難以預測但還是希望可以找到規律性,因此中山大學也火速集結跨領域團隊,前往花蓮外海進行水下探勘,果然震後海底出現大規模的海底揚塵。

中山大學教授:「在地震震央的位置,就是水深2700多公尺的地方,這麼深的地方過去懸浮顆粒,一般的厚度不會太厚,但是這次我們發現它整體厚度,可以接近700公尺這麼厚。」

趁著這回取得樣本,盼望著有機會揭開海底地震的關鍵紀錄,而且霧濁層也可能會影響海洋環境生態,都有助於未來進一步的研究。

不管專家怎麼示警,學者也做了各式研究,地震還是會發生,民眾自己能做的防震準備有限,但政府應該要做好長期規劃,而非總是聽天由命。


 
 

花蓮連續地震

#花蓮7.2強震#花蓮#大地震#重建#建築物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407

0.0912

0.2319